時間:2015年12月25日 瀏覽數: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人類群居生活的高級形式。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未來城市將承載越來越多的人口,要解決發展路上的各種問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智慧城市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進展如何?下一步將如何發力?近日,以“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為主題的“2015中國智慧城市發展高層論壇”在中央黨校舉行,來自全國各個部門各個領域的領導、專家、企業負責人等通過主題演講、圓桌論壇的形式,圍繞“科學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大數據與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智慧城市建設經驗交流”等熱點主題展開對話、深入研討,為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群策群力。
建設智慧城市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隨著城市人口不斷膨脹,“城市病”成為困擾各個城市建設與管理的首要難題,迫切需要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提高城市發展持續性,不斷開創城市發展新局面。智慧城市應運而生。
中央黨校副校長黃浩濤在開幕式致辭中說:“如何創新性地使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知識和智能技術手段,特別是通過智慧傳感和城市智能決策平臺,來解決節能環保,水資源短缺等問題,成為現代城市發展的迫切命題。”“實踐的發展,要求我們以新的視角,重新審視城市的本質,城市發展目標的定位,城市功能的培育,城市結構的調整,城市形象與特色等一系列關鍵問題。 ”
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副司長伍浩認為,城市記憶著昨天,承載著今天,也創造著明天,它不僅是經濟增長和財富創造的大舞臺,也是社會進步和文化傳播的先行者,“工業化加速城市發展,信息化將深刻改變城市形態,智慧城市建設是一項歷史性的機遇,也是一項長期性的任務。”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馬忠玉指出,智慧城市既是承載大數據、“互聯網+”落地實踐的載體,也是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肥沃土壤,更是實現信息惠民的重要途徑。
工信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鵬認為,城市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國家現代化進程,智慧城市是高質量城市化的重要途徑,可以促進經濟增長、推動產業升級、優化社會管理、普及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務。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認為,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和智慧城市的興起,是全球信息化發展高級階段的產物,也是我們城市信息化建設發展高級階段的產物。
建設智慧城市要立足國情,符合中國現實需求
智慧城市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系統工程,先要解決“怎么看”,才能明確“怎么辦”,要認清我們當前所處的位置。
黃浩濤指出,目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還缺乏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存在著試點失范、政出多門、體制機制創新滯后、網絡安全隱患風險突出、思路不清盲目建設等問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伍浩認為,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首先要搞清它的定位、目標和重點,放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角度進行綜合考量。“要堅持需求牽引,效果為先,經濟適用,把老百姓滿意度作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巡視員兼副局長秦海指出,智慧城市建設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順勢而為,因勢利導,必須有宏觀的眼光和微觀的細致,明確它的區位優勢、發展優勢和比較優勢,這樣才能使智慧城市更加貼近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貼近于民生。
中國城鎮化促進會副會長、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王彤認為,智慧城市建設離不開當前國家面臨的發展階段的現狀,離不開以人為本和以人為中心的城鎮化,必須立足國情,不能照抄照搬發達國家的模式和做法,也不能眼睛只單純盯著高科技的硬件措施,“要尊重和順應城市發展規律,端正城市發展指導思想,盡快補齊以往城市發展過程中的短板和弱項。”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單志廣提出了“中國特色智慧城市”的概念,認為中國智慧城市核心是要解決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現實需求問題,而不是學國外看起來非常花哨的所謂數字化場景。
王家耀認為,智慧城市建設要直面現實,要坦誠面對、正視我們存在的問題,充分認識由數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客觀性,不能離開數字城市談智慧城市,要充分認識到智慧城市是一項長期的戰略目標任務,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建設智慧城市要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根本遵循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為“十三五”時期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目標和新的要求。
伍浩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下一步將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引,進一步深入研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互聯網+”、大數據等城市發展和管理帶來的重大變革,以智慧城市的評價指標體系為抓手,大膽改革和創新,大力推進各領域智慧應用,助力新興產業轉型升級,優化公共服務。力爭用三到五年的時間,使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進一步取得實質性進展,讓城市感知更加透徹,讓城市管理更加精準,讓城市運行更加智慧,讓發展更加安全,讓人民更加幸福。
秦海指出,中國現在的智慧城市還處在一個初級階段,必須實現四個方面的結合:與十八屆五中全會所提出的五大理念相結合,與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相結合,與現在的信息通訊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相結合,與人的全面發展相結合。
在圓桌論壇上,王家耀、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盧衛、盤古智庫理事長易鵬、泛華集團董事長楊天舉、中信國安城市運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成波圍繞五大理念與智慧城市的關系分別談了自己的理解。
王家耀認為,智慧城市首先要解決思想思維上的創新問題,要根據當前的“互聯網+”戰略、大數據戰略等國家戰略背景調整我們的思維方式;同時,要解決好體制機制創新、技術創新、運營方式創新等問題,否則就有可能“穿新鞋走老路”。盧衛認為,智慧城市建設涉及“三多”——涉及部門多,各種元素多,利益沖突多,必須注重協調,和諧一致,配合得當。他提出了兩個解決問題的角度:一是政府、企業、網民、市民等要定位好、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二是城市要做好產業協調、企業協調等,不能做一些這個城市根本不適合做的東西。易鵬認為,當前智慧城市如果開放的情況下,首先要明確政府的邊界,要破除既得利益的門坎、稀釋既得利益的比重,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其次要明確大數據的邊界,“如果我們什么行為都被人監控了,生活多恐怖”;另外還要選好開放的角度,要用市場角度把數據資源挖掘出來,用得更好。楊天舉認為,智慧城市是一個大概念,涵蓋生態城市、綠色城市、低碳城市等,需要“大家同唱一首歌,一張藍圖畫到底”。成波認為,智慧城市發展過程中要打破部門利益、實現數據共享,終要解決的是人的思想問題,要從多個角度讓共享相關方共同看到共享之后能夠達成什么樣的好效果,推動問題一步一步解決。
(轉自中國安防行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