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3月26日 瀏覽數:
導讀: 安防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是重中之重,要求通過以移動技術為代表的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實現全面感知、分析識別與融合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智慧城市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在建城市數目越來越多。科技的發展為其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智慧城市發展需求也給其指明發展方向。安防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是重中之重,那么智慧城市對此技術又有哪些新需求呢?
智慧城市建設要求通過以移動技術為代表的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實現全面感知、分析識別與融合應用。因此安防技術發展呈現以下趨勢:
更高清
高清化即從傳統的模擬標清應用到數字高清化的應用,也就是從“看得見”向“看得清”轉變。幾年前,行業有種聲音,“無網絡?不高清”!從側面也反應中國安防產業技術競爭的單一性。過去HD-SDI由于需要租用廣電的配套設備,造價顯然不夠親民。2011年完全爆發的HD-SDI產品研發,目前其配套產品已經比較完善了,HD-SDI的攝像機,不論是CMOS還是CCD都推出多種方案,經過測試效果非常好,基于HD-SDI的DVR、矩陣、屏幕拼接墻、軟件控制平臺都有數家產品上線使用。隨著HD-SDI標準化構架的建設和升級,以及市場高清畫質的領域逐漸被打開,廠商進一步的研發投入和制造,對HD-SDI產品的功能特性有了更進一步的解析。由于HD-SDI方式解決了信號的高清采集、無延遲傳輸、高清顯示,而IP方式解決了信號的存儲、多級平臺調用、信號的處理、分析、業務平臺等任務,在當前中國特有的技術需求和系統現狀下,多信號格式、多業務平臺才是高清發展之道,這也是在中國安防行業高清風暴中HD-SDI和IPC高清監控方式并駕齊驅的理由之一。
更智能
是對感知數據進行融合、分析和處理,并能與業務流程智能化集成,繼而主動做出響應,也就是從“看得清”向“看得懂”轉變,并且將安全防范從事后分析轉變成事前預防,大大提高了安全等級。高清之后,無疑下一個技術熱點就是智能化技術。我們所談的智能化更多地出自視頻分析產品廠商或者CCTV供應商,其實,安防智能化不僅僅是指視頻智能分析,而會是系統層面的、整個安全層面的智能化,視頻智能分析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智能化的實質將是來自于機器視覺和設備級智能的末端智能,逐步引申到系統高級思維的一個全面的過程。這樣來看,安防智能化需要以集成化為基礎,如果沒有集成化的安防環境,所有智能化只能是末端的設備級智能,而只有系統間集成環境形成,才能從設備級的末端智能化逐步上升成覆蓋整個建設項目的系統級智能化。
從目前安防智能化中應用成熟的智能視頻分析技術發展來看,它能在幾乎不需要人為干預的情況下,通過對攝像機拍錄的圖像序列進行自動分析來對動態場景中的目標進行定位、識別和跟蹤,并在此基礎上分析和判斷目標的行為,做到既能完成日常管理又能在異常情況發生的時候及時做出反應,從而解決了傳統監控工作量大、效率低、反應速度慢等問題,其優勢顯而易見,也是推動整個安防智能化為關鍵的技術之一。
聯網化
隨著平安城市向高清系統過渡,以及一線城市“智慧城市”項目的啟動,整合標清和高清視頻資源成為安防技術上的新趨勢,一網融合,資源共享乃大勢所趨。
移動化
應用移動管理平臺技術,即使人不在控制平臺前,也可通過遠程控制設備來了解和管理某個特定區域內的情況。比如利用手機終端,加裝定制化的遠程管理程序后,管理人員可隨時隨地訪問安防系統資源。
集成化
安防產品功能集成和安防系統高度集成化。首先,安防產品將由原來的單一功能,演變為多功能集成的產品。往往一些后端處理功能在前端進行集成。比如原來攝像機頭只是拍攝,但現在的攝像機頭除了拍攝,還可對所拍攝目標進行分析和識別,即時傳輸分析結果。其次,安防系統高度集成化。以機械門控五金系統為基礎,將某一區域內的電子與生物識別門禁系統、視頻監控和應急指揮系統等實現各子系統的整體融合,建立系統聯動,方便統一管理。隨著需統一管理區域的擴大,物聯網技術,云計算和云存儲的應用日益頻繁以實現系統的高度集成。
平臺化
之所以說平臺化將是安防監控企業提升和掌握核心技術的關鍵,是因為在行業化和集成化的趨勢下,在各個廠商在推廣行業系統解決方案的時候,需要對前端到后端的產品線進行整合,這就離不開軟件平臺極其配套的硬件設備的支持。目前國內的主流監控廠商基本都具備自己的軟件平臺,不同的是這些平臺的定位和規模大小都不太一樣,在這些軟件平臺廠商中,有的是純軟件提供商,而有的則會搭配一些后端硬件如,IPSAN、服務器、大屏等來進行綜合提供。從應用層面分析,中國安防行業的軟件平臺分為公安應用類、行業用戶類和運營服務類三種。
總而言之,未來幾年,平臺軟件成為以監控為主營業務廠家的標配,不同的是有的平臺具備運營級別的實力,而有的目前還處于客戶端的階段。平臺軟件的技術也在飛速發展,分布式部署、B/S架構、多域架構、中間件、嵌入式系統及數據庫的應用等較為自身的理念都已經在不同的平臺中有所體現。(轉自中國安防行業網,來源慧聰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