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6月15日 瀏覽數:
?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經有600多個城市提出建設智慧城市,其中有一線、二線城市,也有三四線城市和縣級城市,并初步形成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中西部四大智慧城市群。當下,中國已經成為*大的智慧城市“試驗場”,在建智慧城市約占全球在建智慧城市的六成。
我國智慧城市發展走過1.0時代、2.0時代,目前正在進入以5G、AIoT應用為特征的3.0時代。未來十年,將是智慧城市大規模落地的十年。這將為包括AI、安防行業在內的許多行業帶來巨大商機。
智慧城市投入大,市場體量驚人
近年,伴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智慧城市已經成為未來城市的必然發展趨勢,因此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視。據專業研究機構統計數據表明,2017年-2021年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投資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30%,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8萬億元。盡管這一預測有點偏高,但智慧城市市場體量哪怕擠掉所有水分,也是驚人的。
智慧城市規格高、投入大。專家分析,一線城市,智慧城市投入估計在300億-500億元,比如深圳規劃投資485億元;新一線城市,估計在200億-300億元;副省級城市和一般省會城市,估計在100億-200億元,比如福州規劃投資155億元;地市級估計在50億-100億元(經濟條件好的會超過100億元);縣級市估計在20億-50億元。從中可以看出,智慧城市是一項世紀工程,將催生出萬億市場商機,直接投資將達到3萬億元,帶動投資可能超過10萬億元。我們以武漢為例,根據《武漢智慧城市總體規劃與設計》方案(2012),武漢智慧城市建設規劃總投資將超過817億元,其中利用社會資金530億元,未來8年將帶動產業增加值達11200億元。這僅僅是武漢一個市。
智慧城市支出,僅次于美國?????????????????
智慧城市是依托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以及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將城市運轉所需要的各個系統打通、集成,以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讓城市管理和運營變得更高效、更便捷。因此,智慧城市對AI、視頻物聯傳感等智能化產品有著龐大的需求。5G+ ALoT,打通了安防產品的連接壁壘,讓各種智能產品,廣泛應用于智慧城市,從而形成龐大的市場蛋糕。
根據*機構的預測,到2020年,全球將有400-800億的設備接入物聯網,與政府管理相關的設備約有70多億,其中絕大部分需求是來自于智慧城市的連接需求。
IDC在最新發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中預測分析,至2020年,我國市場支出經營規模將做到266億美金,是支出第二大的國家,僅次美國。
智慧城市產業鏈的下游主要是智能化信息技術應用,涵蓋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物流、智慧安防、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園區、智慧工廠等數十個場景。這其中,幾乎全部的場景應用都會涉及到AI和安防視頻。
安防的蛋糕哪怕只占智慧城市市場的一個角,體量都是驚人的。
經過十年的發展,我國智慧城市已經進入大規模落地階段,技術和產品的應用也進入成熟階段。智慧城市項目招標已經成為近幾年繼平安城市、雪亮工程、智能交通之后大項目市場的新增長點。
隨著技術的發展,行業的邊界逐漸被打破。無論是從安防進入智慧城市,還是從智慧城市切入安防,對安防行業的升級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近年,智慧城市已經形成覆蓋互聯網、IT、通信、安防、人工智能、智能交通、停車等幾十年行業的產業鏈。互聯網、通信、安防、AI等行業的巨頭,紛紛布局智慧城市,以期搶占未來智慧城市市場制高點,包括華為、騰訊、中興、平安、阿里、百度、海爾、海信、華潤、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
AI安防企業如何拓展智慧城市市場
智慧城市涉及面廣,過去總感覺有點摸不著邊際。嚴格說,智慧城市是生態,不是產業。智慧城市往往是城市級應用,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者——政府,一般也只會考慮與互聯網、科技巨頭及電信運營商合作。AI、安防企業與這些巨頭相比,體量不及。但如果站在自己所從事的行業梳理梳理,就會在智慧城市產業鏈條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其實,AI、安防企業在智慧城市產業鏈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說處在C位。關鍵是,要積極融入智慧城市生態。
哪些企業可以建生態?相比之下,華為、阿里、騰訊這些互聯網、科技巨頭,無論是資源還是號召力,都比較強。所以他們牽頭建生態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在這個生態里面,AI、安防企業一定會扮演重要的角色。阿里的ET城市大腦,就聯合了海康威視、大華等龍頭安防企業。
智慧城市涉及領域廣泛,不是一家企業就能完成的事,一家企業通吃市場更是不可能的。智慧城市生態需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通力合作,哪怕再多元化的企業,都需要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
最近幾年許多智慧城市大項目,往往都是多家企業聯合中標。或者一家大企業中標,再尋求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從中可以看出智慧城市市場的特點。
其實AI、安防企業也可以建生態,或者成為生態的重要主導者。比如海康威視提出的“AI Cloud生態”戰略,就吸引和凝聚了微軟、Intel、NVIDIA、滴滴出行、浪潮集團、新華三集團、西部數據、希捷科技等上下游企業。
共建生態,合作共贏,已經成為企業的共識。
智慧城市生態好比大海,各個企業好比冰山。冰山是不能搬入大海的,只有融化成水,才能匯入大海,并在大海中找到自己的價值。
?
(轉自中國安防行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