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1月05日 瀏覽數:
2020年回顧全年,可以用“多事之秋”來形容。疫情造成的世界經濟衰退,成為國際環境動蕩不安的根源。一蹶不振的經濟成為政治、社會、民眾生活等多方面動蕩不安的主要誘因。按照以往的規律,外部環境的危機往往會凸顯安防產業的重要性。作為安防系統核心部分的視頻監控,也將會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安防市場規模接近3000億美元,國內安防市場體量約為7000億人民幣。其中國內視頻監控行業體量占比接近54%,成為了最重要的安防行業領域。
1.政府采購減少,行業應用成為市場增長主動力
城鎮化建設一直是中國安防產業增長的動力源,是視頻監控行業的采購主體。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深入,平安城市、雪亮工程、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公共安全項目是視頻監控產品的主要應用項目,政府采購一度成為了安防產業的最大用戶。
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轉型加快,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不斷下滑,經濟增長拉動效果下降,國家大型基建投資放緩。其中涉及到安防企業的領域,如交通管控、平安城市等項目,市場需求也有所下降。2019年以來,國家財政支出同比增速不斷下降。受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政府的工作重點在防疫防控,財政資金向防疫方面傾斜,而安防系統的新建與智能化改造項目,由于會造成大量的人員集中,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暫且擱置。2020年前10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15.85萬億,同比下降5.5%;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受到壓縮,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速低于市場預期,低于全年支出預期目標(3.8%)其中城鄉社區事務、交通運輸、科學技術、教育等安防相關領域的財政支出縮減最為嚴重。因此,2020年及今后,政府安防采購支出可能會出現持續縮減的狀態。
2.技術變革加速安防消費應用落地,民用視頻監控市場潛力巨大
和公共安全需求的政府采購、大中型企業安全需求市場相比,家庭、中小商家為主體的民用安防消費市場普及率一直較低。據了解,2019年中國民用安防占整體市場比重11%,相對于美國50%的民用安防普及率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隨著安防產業的網絡化、智能化推廣,為民用視頻監控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除了攝像頭單品應用以外,平臺化的整體民用智能安防解決方案也將通過網絡實現實時監控,有望實現消費市場的應用落地。根據IDC的數據,2018年中國家庭安防市場出貨量達到1338萬臺,預計2023年將突破1億臺。
目前,手機行業頭部公司,小米、華為、中興等品牌,憑借在AIoT領域的優勢地位,基于自身巨大的用戶基礎,積極布局家庭監控領域,培育自己的消費品牌和粉絲群體。
3.智能技術助力突破技術短板,產品應用升級
傳統視頻監控技術存在的短板主要包括:
第一,非結構化數據利用效率較低。視頻監控終端的普及產生了大量的、非結構化的數據,這類數據目前利用效率偏低;
第二,數據孤島。不同地區、不同生態、不同場景的視頻終端系統的數據庫,具有很強的獨立性,數據之間缺乏有價值的關聯;
第三,人力不可替代。現階段,大量的監控視頻仍然需要人力的查閱和分析,案件甄別平均耗時3000小時/件。不僅效率低下,而且成本投入較高、誤差率較高;第四,預防功能有待提高。目前大多數的視頻監控職能,仍舊停留在事故發生后尋找線索和證據,事前預防作用發揮尚不充分。
針對上述短板,人工智能技術將會發揮其優勢,AI應用將成為有效的視頻監控解決方案。目前,在視頻監控領域主要應用的AI技術包括: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在技術成熟度方面,視頻監控涉及到的AI技術成熟度較高,2018年全球人臉識別算法測試的準確率已經高達99.3%;在數據可得性方面,視頻監控終端采集了大量數據,可以滿足算法模型的訓練要求;容錯率方面,安防行業存在大量的交叉數據,對誤判有較高的容忍程度。因此,AI技術應用實現了視頻監控從“看得清”到“看得懂”的轉變。通過視頻結構化技術提高視頻數據的利用效率,并且實現大數據資源的共享和業務聯動。另外,視頻結構化、人臉識別等技術可以替代人力提煉監控信息,發揮預判能力,實現風險識別和防范。
另外,安防基礎設施,尤其是視頻監控系統覆蓋了包括金融、工業、地產、教育、零售等多個領域;未來,智能化的應用升級將成為視頻監控市場的主要增長潛力。
截至到2019年,全國銀行營業網點總數已經達到22.8萬個,每年的視頻監控支出在數十億元級別,行業增速接近20%;全國各類大型工業園區數量多達2.2萬個;商業樓宇和社區視頻監控需求量在70-140億元/年;國內擁有高校近3000所,中小學22萬所,幼兒園26萬所。本次疫情將會大大提高智慧監控的優先級別,未來1-2年,智能化升級將迎來快速增長,為視頻監控行業貢獻千億級別市場。
(轉自中國安防行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