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6月10日 瀏覽數:
紅外探測器是指能夠對外界紅外光輻射產生響應的光傳感器。紅外探測器具有功耗低、靈敏度高、易于集成和多元陣列化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軍用和民用領域,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2023年紅外探測器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2012-2017年,我國紅外探測器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4%;預計2018-2024年,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5%。隨著應用范圍不斷拓寬,我國紅外探測器市場增速將加快。
紅外探測器可以分為制冷型光子探測器和非制冷型熱探測器兩種類型。制冷型光子探測器探測率高,但需要制冷到液氦溫度工作,價格昂貴,主要用于重要軍事領域。非制冷型熱探測器在成本、尺寸、功耗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除了應用于軍事領域外,還大量應用于民用領域。紅外探測器早期只局限于軍事領域應用,隨著非制冷型熱探測器技術不斷進步,其在民用領域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張,使得其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我國紅外探測器行業于20世紀50年代開始起步,早期主要應用于軍事領域。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行業技術不斷進步,紅外探測器應用范圍逐步擴大到民用領域,發展速度加快。現階段,我國紅外探測器的研究工作從單元、線列發展到紅外焦平面,產品從第一代發展到第四代,帶動了下游相關應用技術的不斷進步,產品覆蓋范圍不斷擴大,逐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紅外探測器研究及生產體系。
我國紅外探測器相關企業數量不斷增多,先進企業技術水平不斷進步,在產品性能上已經接近或達到國際水平,且性價比更高,因此其市場份額占比不斷提升,逐步實現了進口替代。但我國紅外探測器行業在核心零部件領域研發能力依然較弱,市場需求主要依靠進口,未來核心技術突破仍是行業發展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我國紅外探測器在民用領域主要應用在安防、消防、電力、建筑、醫療、戶外消費、個人視覺系統等行業,其中,電力和安防領域應用較為廣泛,消防領域未來需求潛力較大。隨著人工智能技術不斷進步,紅外探測器在無人駕駛、生物識別等領域應用需求將不斷增多,新興市場的發展將成為推動我國紅外探測器市場增長的重要動力,帶動其需求快速提升。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紅外探測器軍用領域主要被國有企業所壟斷,隨著政策不斷變化,民營企業與國有科研單位合作,逐步進入軍用紅外探測器配套生產領域。在民用領域,我國從事紅外探測器研發生產的企業數量較多,大部分企業研發實力較弱,品牌影響力較小,不具備核心競爭力。未來,研發實力較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能夠獨立開發產品的優秀企業將脫穎而出,行業集中度有望持續提升。
(轉自中國安防行業網)